黄河古道的儿子

作者: 刘汉斌2016年03月13日现代散manbet

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决口,留下一段无源的黄河古道。古道两岸的兰考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风沙、盐碱、内涝三大自然灾害长久抗争。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黄河古道上走来了一位平凡的男子。一路上,外出要饭的乡亲,争抢着向他讨吃的孩子,生生地刺痛了他的眼睛,撞击着他沉甸甸的心。这一切在他脑海里眼睁睁地定了格。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就是县委书记的榜样、黄河古道的儿子焦裕禄。

眼前看到的这一切,让焦裕禄焦虑、痛心,他深深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使命有多重。

兰考的月亮同样美丽,多少个夜晚,焦裕禄站在美丽的月色下,他的思绪在翻滚,眼眶在噙泪。在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广场上,没有特色,没有惹眼的标志。但是焦裕禄知道,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渍过英雄的青春和鲜血,惟其如此,这个广场才显得肃穆而庄重。

从这一刻起,焦裕禄便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艰难地走在盐碱滩上。风刮着,尘沙四起,尖利的啸吼让多少弱者发抖。焦裕禄却咬牙坚持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县120多个村庄,他在用双脚丈量兰考每一寸土地,心中装着的全是黄河古道上的兰考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

“我是你的儿子!”焦裕禄这情感真挚的言语发自内心,感染着兰考百姓。“群众满意的,难道党会不满意?”焦裕禄这掷地有声的诘问,警醒着每一位有良知的人民公仆。“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焦裕禄坚持要亲自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情况的郑重告诫,让同事震撼。

就这样,焦裕禄不顾病痛,带领同事们深入实地查风口,探流沙,蹚着洪水察看流势,规划治水方略。他身体力行发动群众战风沙,改盐碱,栽泡桐,种大枣。为了听到真话,他住进了农民张大爷的草棚。为了让群众放心,他在农民的草庵里睡了一个安稳觉。天刚亮,他就空着肚子站在植树的风口。这一站,他便站成了一个标杆,站成了那个时代的绿色希望。

焦裕禄站得太久了,他太累太累,撑到了最大限度。体力的严重透支,使他病倒在黄河古道上。在群众的一片哭泣声中,焦裕禄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兰考,去了省城治病。

那夜,省城上空的月色依旧很美,月光如泻,四围静穆,鸟的清音诉说又一个平安祥和之夜。但焦裕禄的心不能平静,他依然恋着兰考,恋着黄河古道……

在焦裕禄眼前,黄河古道上仿佛浮现着一片片茂盛的泡桐树干,它们像列队的士兵,用厚实的双臂呵护着、拥抱着一湾碧水,不让风沙侵蚀。田间道边,泡桐浓密的绿荫掩映着座座温馨的村庄。平坦的开阔地,更是时不时被大片大片的泡桐林所覆盖。在房前舍后、坡头渠边,又该生长着些什么呢?哦,是坚实的枣树,它们不择贫沃、不择环境,依水而生,依土而华,它们是真正热爱生命的一群,它们像是自己的化身。

如今,黄河古道还在,她永远记着她的儿子焦裕禄,记着焦裕禄精神,这种精神成了艰苦奋斗的标志,成为时代的旗帜。人们站在这里,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而焦裕禄却长眠在黄河古道的高天厚土里,继续守望!

相关manbet章

manbet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