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作者: 高峰2018年01月29日来源: 潮州日报生活散manbet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绝大部分人已经饿不着了,但为什么吃自助餐时,有人像饿了很久似的,拼命吃、吃到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助餐价钱固定,却不限量。因此有人觉得,吃得越多赚得越多,吃少了就亏了。正是这个“不限量”,在悄然之间放大了人的欲求,使人吃得太多、吃到难受,甚至让“自助”变成了“自虐”。这种“胃已填满、心却饥饿”的现象,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穷根儿没断”。

敞开吃也能不吃撑,才是成熟的表现。这说明,你对自己的食量有清醒的认识,对“不限量”的诱惑能保持克制。由此可见,比吃饱更重要的,是心理上不再“饥饿”。推而广之,比生活富足更重要的,是心理上“断了穷根儿”。

现实中,被“心理饥饿”困住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渴望过上“高品质”生活,戴上了名表,又惦记名包,开上了好车,又渴望豪宅,最终成了物欲的奴隶。这就如同吃自助餐,如果不能约束自己的欲望,一直暗示自己“我没吃饱”“我还能吃”,不停地吞下那些既不缺少、也非必需的东西,总有一刻,会被自己的欲望反噬。

对名与利有“饥饿感”,境界不高,意义也很有限。明代的高攀龙曾指出:“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将焉用之?”这话说得很明白,就算拼命吃、吃饱了,也不过如此,还有什么别的用处?清代的赵世显也曾写下一副对联:“只如此已为过分,待怎么才是称心。”只是这样已经过分了,还要怎么才能满足?今天的我们,在面对“心理饥饿”时,也不妨多一些“将焉用之”的自问,多一些“怎么称心”的警醒。须知,除了名与利,世界上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面对纷繁的物质世界,“我已饱”是一种处世态度,“我不饿”是一种人生境界。宋代的包拯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自勉,上可对青天朗月,下不负芸芸众生。清代的林则徐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励志,留下了清廉的政声、清白的家风。延安时期,身经百战、威震敌胆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穿粗布衣衫、吃粗茶淡饭,使人发出“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的感慨。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要逃离奢华的迷雾、防范贪婪的陷阱、战胜心理的饥饿,就需要一把锋利的刀,随时准备好剪除欲望的枝枝蔓蔓。

相关manbet章

manbet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