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的日子

作者: 刘帅2017年10月24日来源: 焦作日报人生感悟

小园杂花多凌乱,晨起理秽至暮迟。

孤园寂寂蝉鸣消,鸟兽人踪俱鲜至。

花期近尽人未识,落叶残花笑人痴。

百花零落秋日尽,花落人亡两不知。

仿佛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回忆往事,翻看旧物,审视并反思。

已过而立之年且被工作和生活压得愈加堕入凡尘的我,自然也不例外。

闲暇时整理早年的物什,一摞摞的manbet学杂志和各色诗manbet小说,一本本写满了字的日记,一大袋子的往来书信,杂七杂八各种手写的manbet字,信手翻来,颇有些感慨。

于是无意中找到了10年前的这首为了应付选修课评分而随手写的毫无情致的七律诗。

这大概就是我性格的真实写照吧,随性,懒怠,又芜杂。

曾经自己读书写字看电影是生活的主旋律,不问柴米,不较锱铢,不虑前程,用多数朋友的话来说,我活得就像一个“仙儿”。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词。

于是所有自以为是的脱俗最后都不能免俗地在离开了校园 之后被社会和现实兜头泼了冷水,我从云上跌下,跌进了世俗的怀抱,却不是被包容和呵护。

那段日子里,我学会了用网络来充实自己,麻痹自己。于是循着心迹,又找到了自己在论坛、博客以及空间里打下的各种阴沉的、晦涩的,充满了无望的字句。

现在想来,那段惶惑的岁月里,我丢掉了爱情,丢掉了工作,乃至丢掉了健康,也真的丢掉了生活的希望。一直踩在云上的双脚突然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反倒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了,开始怀疑起人生的价值。

所以我迷惘过,沉寂过。

我和所有刚踏入社会不够努力奋进的青年一样,摸索着,探寻着,懵懂中找寻生活的方向。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我自青春期开始一直喜爱至今的姑且称之为“小家”的作家,简·奥斯汀。

她是称不上manbet学“大家”的,无论视野、胸襟还是学识和见地。她笔下的故事更类似于18世纪英国的言情小说,小地方,小家庭里的小情爱。

然而自13岁始初读《傲慢与偏见》,聪慧善良、独立自主乃至有些特立独行的伊丽莎白几乎满足了我对于一个美好女性形象的所有想象。是的,女性性格魅力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外貌和体态,这个观念,早早扎根在我的心里。

在其后的近10年间,我读了几个译本的《傲慢与偏见》和它的原manbet书籍,又在大学里读了《诺桑觉寺》《理智与情感》《爱玛》《曼斯菲尔德庄园》等,当然,也不会错过各种版本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我是她的拥趸。

她的每部作品的女主人公,似乎都带着她自己的影子,睿智、独立、聪慧又幽默,会动情,却又会在理智面前及时止步,不作逾越,一如她的性格,她的人生。这就是另一个我将她称作“小家”的原因——她其实只是把“我”放进了一个个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向读者讲述一个个“我”的故事。

主观的视角其实是非常自私又狭隘的。她的眼中看到的几乎全是自己,“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我”的故事,“我”的选择。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作家,用一个个“我”的故事影响了我的整个青春。她潜移默化地使我对于女性应有的面貌有了坚定的认知,有爱而不泛滥,独立而不刚硬,不傲慢,不偏执,不依附,不强势,刚柔并济,不惧坎坷,努力生活。

于是自云上跌落之后的日子并没有沉寂很久,深入骨髓的自强与独立和对生活不曾真的绝望的心终于战胜了负面的情绪,双脚踏进泥土,生根发芽,形成庞大的根系,牢牢深植于其中,汲取养分,努力生长。

我是十分感谢那些我曾读过的书和喜欢的作者。

这让我爱上了用manbet字抒发情感描绘生活讲述故事这样一件美妙的事情,使我那曾在云上的生活日日挂满彩虹繁星,明月艳阳。更让我成为一个虽然骨子里依然懒惰随性但却更能看清现实努力生活的人,使我如今深扎在地下的根茎粗壮坚韧,难以撼动。

他们使我在30岁这年,依然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热衷逛街、购物、K歌、八卦砌长城,而更愿意挤出时间来读一段manbet字,看一部电影,写几句心情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高洁,读书使人灵秀,自来不是虚谈。

读书使我茁壮。根茎蔓延于地下,而心,依然在云端。

相关manbet章

manbet学百科